華人星光(ID:hrxg2020)原創內容 作者:華人星光 轉載請聯系后臺授權 他是12歲就考進清華的頂級天才, 曾為新中國培養了79名院士, 看一下他的弟子們, 都是一個個如雷貫耳的名字: 我國“導彈之父”錢學森; 我國“原子彈之父”錢三強; 我國“衛星之父”趙九章; 我國“光學之父”王大珩....... 23位兩彈功勛中, 有一半以上是他的學生: 彭桓武、王淦昌、趙忠堯..... 他的學生如群星璀璨照耀中華, 而他自己, 卻在最陰暗的角落里成了乞丐, 成了被唾棄的“罪人”, 等不來一束光明...... 他的名字如此陌生,可在今天, 卻值得所有中國人銘記! 他,叫葉企孫。 當我第一次看到這張照片, 好像看到一個真正溫文爾雅的君子, 他如此恬靜沉毅, 卻在曾經中華民族的滿目焦土上, 栽種天下桃李........ 1898年7月的炎炎夏日, 葉企孫在亂世中出生。 父親是舊時文人, 以“君子慎獨”之道教授于他, 由此, 他一生都是溫潤如玉的君子之風。 1915年,年僅12歲的他, 考取了清華學堂的首批學子。 12歲入清華, 說是那個時代的頂級天才, 也不為過! 17歲, 他成立了清華校史上第一個學生團體, 以切實求學,切實做事為守則, 在中國大學的世界里, 踏出了自由和理想的第一步。 清華畢業后,他懷揣求學興國之志, 留學美國哈佛, 讀博期間,他的第一項研究課題, 就測出了, 當世最為精確的普朗克常數h值, 被國際物理學界沿用長達16年之久, 這一年他僅僅23歲! 27歲, 他放棄了在美國大好的個人前程, 孤身踏上回國的漫漫路途。 他來到清華, 選擇一條教書育人的艱難人生, 這樣的選擇, 于本能登上更高科研高峰的他而言, 殘忍而壯烈。 因為當時的清華尚未經重組, 還是一所學術空白的學校, 放眼看去,大師稀少,學子凋敝, 更有人揚言: 中國的土地上不適合科學! 要在這樣的境地下談科學教育, 癡人說夢,難于登天。 很多人拭目以待: 在一片荒蕪的清華, 葉企孫能種下怎樣的種子? 葉企孫很清楚, 自己即將面對的是什么。 他認為,國外之所以強, 是因科學盛行, 科學盛行而人才輩出, 而中國所以弱, 皆在于千年科學沉寂, 而今只在于以星星之火,喚醒國人。 他說: “諸君要知道,沒有自然科學的民族, 決不能在現代立腳得??!” 28歲,他開創了清華第一個理學系, 中國大學,由葉企孫開始, 第一次有了熾熱滾燙的科研雄心; 31歲, 他開創清華第一個理學院。 在無人無錢的境地下, 很難想象葉企孫是怎樣做到的這一切, 他的學生曾有這樣一段回憶: 第一屆學物理的有四個人, 第二屆只有兩個人, 第三屆只有一個人...... 四年里,所有的課程, 都是他一個人教的, 不是他想一個人單槍匹馬. 是他想請人家來,人家不來,也請不到.” 可就是這樣, 葉企孫仍孜孜以求“中國之學術獨立”。 然后,中華的科研焦土之上, 葉企孫種下“芬芳桃李”, 他的學生隊伍十分強悍, 這是一份分量驚人的名單: 大弟子王淦昌, 中國核物理奠基人,兩彈元勛! 王淦昌 李政道, 諾貝爾獲得者,世界核物理學家, 大二時,葉企孫對李政道說: “你可以不來上我的課, 因為你的參考書比我更高明, 但是你實驗不認真, 所以只能得25分?!?/p> 他對李政道如此嚴苛, 只因對其寄予厚望, 后來正是他破格選送李政道去美國。 多年后在葉企孫的遺物中, 發現了他珍藏半生的李政道的試卷, 李政道哽咽著說:“他決定了我的命運”。 華羅庚, 學歷不高,只是初中畢業, 是葉企孫的推薦, 讓華羅庚得以在清華算學系任職, 又是他,送華羅庚去英國劍橋深造, 這才有了后來的“中國現代數學之父”。 華羅庚說:“我一生得他愛護無盡”。 楊振寧, 諾貝爾獲獎者,亦是他的弟子, 1971年楊振寧回國, 提出的第一個要求, 就是見見恩師葉企孫, 但因為葉企孫早已逝去, 楊振寧只見到了自己的好朋友鄧稼先。 楊振寧和鄧稼先 林家翹: 第一個成為美國科學院院士的中國人, 是他的學生。 戴振鐸: 第一個成為美國工程院院士的中國人, 也是他的學生! 新中國評選的院士中, 有79位是他的學生! 后來的23位兩彈一星元勛中, 足足有一半,也都是他的學生! 錢學森、錢三強、趙九章、 彭桓武、王淦昌、趙忠堯..... 這一個個閃耀中華的名字, 這一位位, 日后撐起中國科學界大半江山的脊梁, 就是葉企孫在那戰亂烽火年代里, 為我們培育的“星星火種”! 1935年清華大學物理系部分師生合影,這張照片中有11位未來的中科院院士。 為這桃李滿天下, 葉企孫終生未娶,無兒無女, 因為每一個學生, 都被他當成了親生孩子看待。
而他人生里最深的一段師生情, 是一個叫熊大縝的學生, 師徒相依為命。 而熊大縝為報國之志, 去了山西抗日殺敵。 曾經炸碎日軍機車車頭的TNT藥性地雷, 正是來自熊大縝所在的“技術研究社”。 而為了造出地雷、手榴彈, 葉企孫在背后默默支持著熊大縝, 他不斷搜集雷管、炸藥等軍用物資, 給熊大縝提供技術支持。 可是后來,熊大縝被誣陷為特務, 遭到秘密抓捕,押送途中被石頭活活砸死。 葉企孫驚聞噩耗, 為這孩子惋惜一生, 更為了還熊大縝清白, 從青絲到白頭, 他一直奔走求真相希望還個公道。 沒想到, 他竟因此搭上了自己的性命! 1968年,已經70歲高齡的葉企孫, 在十年浩劫中, 因為熊大縝的事被逮捕起來, 拷問他是否同熊大縝一樣也是特務。 日日夜夜的毒打折磨, 讓老人身心俱疲, 但君子,有君子的骨頭。 他所有的話總結起來只有一句: 我是科學家,我是老實的,我不說假話。 待到出獄,葉企孫已身患重病, 脊骨受創,大小便失禁, 雙腿腫脹難以站立, 整個身子弓成90度。 天可憐見,他一個孤寡老人, 是怎樣在陰暗的角落里, 熬過了剩下的歲月! 中關村一帶, 有一些人看到過葉企孫, 他被折磨的人不人,鬼不鬼, 拖著一雙裂開的破棉鞋, 蓬頭垢面走在路上。 沒有生計來源,餓得瘦骨嶙峋, 他的精神已經失常, 會到小攤上伸手索要一兩個小蘋果, 邊走邊嚼。 看到學生模樣的人,他會展開笑臉, 伸手說:“你有錢給我幾個?!?/p> 后來神智逐漸清醒些, 有一次在路上他碰到了錢三強, 錢三強認出了自己的老師, 馬上要與他打招呼, 怎料葉企孫連連擺手拒絕: “你快離開我,趕快離開,以后見到我, 再也不要理我,躲我遠遠的?!?/p> 這是怎樣干凈的靈魂啊, 都已經這種地步, 還要避免自己連累別人! 葉企孫畢生少有的一張含笑的照片。 1977年的1月, 冰天雪地,大雪紛飛, 培育了一半兩彈元勛, 培育了79位院士的一代大師葉企孫, 因重病纏身, 就在徹夜冰冷的冬夜里, 在破舊的小屋中,孤獨而凄涼地走了! 他的侄兒曾于他生前探望,后來說: “他從不曾對人說起過他的悲慘, 他當年被折磨得出現了幻覺, 喝口水, 好像誰在對他喝水不對,馬上放下, 要出門,又感覺像誰在阻攔他, 又瑟縮著回來...... 他多次喃喃自語'回清華,回清華’......” 因為那些年里, 他一度被當作“國家罪人”, 所以逝世消息所有報刊均不許刊登。 直到1987年,老人終得平反, 此時距老人去世已整整10年。 再后來,諸多兩彈元勛和院士, 聯名為葉企孫在清華塑像, 老人家,終于以這種方式, 回到了心心念念的清華! 據載,老先生走的那天, 桌上攤著一本《宋書》, 翻開到這樣一段: “吾狂釁覆滅,豈復可言, 汝等皆當以罪人棄之, 然平生行已在懷,猶應可尋......” 平生行已在懷,猶應可尋! 而今,葉企孫已經離去足足43年了, 他的故事被埋沒了太久太久, 我們羞愧于今天才追尋到他的過去, 追尋到他一生的君子之行, 追尋到他為這國家在空白處栽種的一切, 讓我們這些后代盡享濃蔭庇頭! 栽培桃李育芳芬,格致物理論乾坤, 報國何辭為人梯,留得清華滿園春。 他的世界是灰色的, 可他給我們留下了彩色的未來, 愿中華世世代代, 永遠記住他的名字: 葉企孫!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