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幾天寫了篇文《我拉黑了一個3年的老朋友,因為他說我自私》。 其中一個留言讓我印象深刻。 其實后臺有很多這樣類似的留言。 家人口口聲聲“為你好”,但從沒在乎你真正的感受。 朋友口口聲聲“為你好”,但說得卻盡是些刺耳、打擊的話。 你說他壞,可他一臉坦誠,說得也在理,好像還看不出什么壞得用意和動機。 但是,就是讓人感覺不舒服。 這時仿佛就陷入一個困境,反駁他怕傷了感情,順從他的“好意”又委屈了自己。 那問題來了。 這些要命的“為你好”,究竟是什么心理?真是由衷地為你著想嗎? 分析之前,講一個我經歷過的小事。 春節那會,我無意間說了句:“今年努力存點錢,看能不能在廣東交個首付?!?/span> 一姑姑聽后,撇了撇嘴:“廣東房子起碼上百萬,你怎么買得起?” “貸款啊,三十年,月供五六千?!?/span> “你就是看了幾本書不知道自己是誰,跑那么遠買房干嘛,你還不是農村人?就你和別人不一樣?” 我臉色沉下來,還不及開口,姑姑繼續說:“不中聽也是為你好,樂平縣就四五千一平,劃算的很!你也老大不小,留點錢娶老婆,早點讓你媽抱孫子……” 稍有留心后,我就發現這是姑姑固有的一種對話模式:先打壓對方能力,抹殺美好期望的可能,然后再發表意見。 因為她兒子之前想貸款買車,她也這樣說:“就你一月三千還貸款買車,你拿什么還?別嫌媽啰嗦,這也是為你考慮……” 真應了那句話,說的人舒服,聽的人遭罪。 如果你扒開她腦袋問,你真“為他好”嗎? 她肯定摸著良心說:我侄子,我兒子,我能不為他考慮嗎? 但真相是,她潛意識里堆滿里自卑和恐懼。 我們知道,某種能量積累多了,必須要把它投射出去,心里才能舒服點。 怎樣投射呢? 打壓你,控制你,然后否定你:你是農村人!你月薪3000!大城市你進得了嗎?! 把你拉到比她更自卑,更恐懼的境地后,她就實現了負能量投射。 難怪有心理學家斷言:一個人做一件事,實際上達成了什么效果,就是他潛意識里的真實目的。 我們來個小總結。 為你好,這句話有可能真的,也有可能假的。 但是,你受到的心理傷害,是真真實實的,而且,對方還是故意為之——TA潛意識里的目的。 在此,我要引用李雪分享過的一個事。 李雪業余喜歡服裝設計,經常在微博里曬圖。 但有時會聽到一些不友好的評論。 “你服裝設計真的不行,還是搞你的心理學去吧?!?/span> “你這人看起來戾氣很重啊?!?/span> 諸如此類,說不上污言穢語,但就是令人感覺很不舒服。 李雪準備把這些人統統拉黑。 但她意識里跳出念頭:難道我李雪只能接受好評不能接受差評?這樣我是不是顯得太狹隘,無法接受不同意見? 但想一會兒,她還是把這些人拉黑了。 一個原因是,她想尊重自己感受。 但更重要的原因是,李雪悟出道理:真誠交流帶來的不同聲音才有價值,但是,真誠交流的人,不會這樣陰陽怪氣地說話,不會以否定的口吻,教你做人做事——對于這種人,拉黑他,就是對自己的慈悲,也是愛自己的方式。 精力是有限的,好心情就更是。 不要把它浪費在帶刺兒的評價上,清除它,消滅它,只有這樣,你才有余力去接納真正有價值的關系和評價——那些建立在平等之上的交流。 這看似有點狹隘,但真讓人心底暢快。 我就這么做的。 對于那些明顯沒好意的人,你第一次說我不行,我忍,第二次說我差,我忍,第三次,黑名單見。 看文章留言也是。 我發現,不管我寫什么,總有人會在后臺惡劣批評我。 說實話,我基本都無視這些人。 實在看不慣,就拉黑他,或杠回去。 很簡單,我自知水平不行,但你要想真給我建議,咱起碼得建立一個平等、尊重的溝通方式不是? 如果你溝通模式是這樣:卓絕,我有個建議XXX,不知你怎么看? 你說,我能不采納嗎?我感謝還來不及呢! 可你上來就是:寫得什么狗屎一樣文章,就你這水平……我得有多好的脾氣,才聽得進去這種評價? 當然,還有一種棘手情況。 那就是關系已經較深,對方好像是真為你好,而你不忍心撕破臉。 比如朋友同事,甚至親戚長輩。 按這兩個來。 一,強調自己感受,千萬別憋著。 舉個例子。 你閨蜜說:“你這人啊,就小氣了點,別介意,我也為你好才這么直接?!?/span> 就在那個當下,很嚴肅地告訴她:“我很介意,這句話讓我感到很不舒服,希望你以后不要這么直接?!?/strong> 如果一時拉不下臉,沒關系,事后發個信息給她。 切記,千萬別憋著,不然人家還以為你很感激她呢。 二,把界限拉得再清晰一點。 上面一套,對于固執的人可能還不管用。 就拿我姑姑來說吧。 如果她再評價我在廣東買房是很傻的行為,那我就會說:停,打住,這是我的事。 一次不行,就兩次,三次。 就一句話:打住,這是我的事,請你不要評價! 如果這都不管用,那請你離TA遠點兒。 不管TA嘴里的“為你好”說得多么義正嚴辭,多么冠冕堂皇,那都不過是把刀子撒上美麗的毒藥,然后再插進你敏感的心。 這種不愿意向內審視自己的人,不可交。 他會把殺人當替天行道,就像他會把投射負能量,誤當成“為你好”。 因此,拒絕,你無需愧疚。 遠離,也算一種睿智——不然,你還真想成為他負能量接盤俠? 也許你還想看: 買18件衣服旅游后要退貨:姑娘,再美的衣服也包裹不住你丑陋的靈魂 我們一起成長 ▼ |
|